【园本教研】研“言”共长、启思践行
日期:2025-09-18 15:40:49  浏览量:0

——北厍幼儿园语言区教研活动一

语言区,是开展幼儿园阅读活动的载体和桥梁,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,为了帮助教师清晰本班语言区的优点和不足,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,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提高听、说、读、写等阅读能力,解决语言区教师指导的问题和困惑。北厍幼儿园于9月16号开展了围绕语言区的第一次教研活动。

聚焦问题、梳理思考

问题一:“你理想中语言区应该具备哪些特点?”

老师1:小班语言区应温馨舒适。设置柔软地毯与可爱座椅,营造惬意氛围。投放丰富绘本,涵盖生活、动物等主题,激发幼儿阅读兴趣。布置趣味卡片,结合图片助幼儿认知。设置故事表演角,有简单道具,鼓励幼儿表达。还可放置录音设备,播放儿歌、故事,培养幼儿倾听能力,让他们在多彩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成长。

老师2:小班的语言区首先要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,促使幼儿有个稳定的情绪进行游戏活动,例如地面铺设垫子,靠垫等给予幼儿一个舒适的环境阅读;其次是书籍方面要选取图片为主的图画书,有趣的图画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,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。

老师3:

幼儿园小班语言区创设需紧扣“趣味化、情境化、低结构”原则,契合3-4岁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、喜欢模仿和重复的特点。地面铺柔软地毯,摆放小沙发、靠垫,让幼儿可坐可躺,像“家里的小角落”。优先选择画面色彩鲜艳、情节简单重复、字数少的绘本。

老师4:中班优质语言区创设需营造温馨主题化环境,设独立安静角落配软垫靠枕,用角色扮演区、故事互动墙等激发对话;投放多元分层材料,如绘本、录音笔及故事盒子、情境道具;幼儿在自主阅读、角色扮演中自然互动,教师通过隐性参与和提问拓展语言深度,助力幼儿敢说、想说、会说,实现语言能力主动发展。

老师5:

大班语言区应注重社交共创与挑战性。设置小型剧场配多元道具,激发角色对话与剧本创编;设立**创想工作台**,提供自制图画书的材料,让想象落地成故事;引入**录音设备**开展“小主播”活动,让孩子聆听并优化自己的表达;布置**主题讨论墙**和“问题盒子”,引导他们就真实问题发表见解、辩论协商,感受语言的实际力量。环境应成为激发思辨与合作的“社交枢纽”。

问题二:“班级语言区最常开展的活动是什么?这些活动是否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?”

老师1:小班最常开展的活动是看书和玩手偶互动游戏,他们喜欢频繁地更换图书,会拿着书本喃喃自语。他们也能戴上绘本故事中的手偶娃娃,在独自的手偶娃娃互动中,简单演绎,能够保持持续的兴趣,获得了很好的体验与学习。

老师2:

中班语言区围绕 “听、说、读、写” 四大核心能力开展活动。“听” 以趣味故事为载体,引导幼儿专注倾听,感受语言韵律;“说” 借助主题图片,鼓励幼儿观察画面、组织语言,尝试完整讲述故事;“读” 通过绘本、图文卡片,支持幼儿自主翻看,理解故事内容;“写” 则结合幼儿年龄特点,以

表征

绘画

形式呈现故事片段,将语言表达转化为直观画面,

满足了幼儿表达表现的需求

老师3:大班幼儿能长时间持续阅读绘本图书,相较于中班时期,幼儿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,他们更乐意开展故事创编、新闻播报、绘本自制活动。已初步具备了一定逻辑表达能力,满足了幼儿自主性学习与创造的需求。

问题三、“班级语言区的问题和困惑?”

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语言区的实践情况进行自我评估

,结合

研讨与

反馈,

班级语言区存在的

问题

,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

班级语言区存在材料投放

层次性不足:部分材料未区分年龄段,如小班投放复杂的文字卡片,大班缺乏挑战性的语言道具。

部分幼儿与材料的

互动性较弱:

绘本图书类的为主

缺少

动态互动材料

如录音设备、可拼贴故事板

等材料

数量

缺失

语言区材料的

更新频率

低:部分材料长期未更换,幼儿产生审美疲劳,且材料与课程主题结合不紧密。

问题四:思考幼儿的“阅读兴趣”、“阅读习惯”、“阅读能力”如何有侧重地滲透小、中、大三个年龄层次?

基于以上思考,展开年级组为单位的研讨,达成以下共识。

1.

小班以“兴趣”为出发点,通过铺设柔软的地毯地垫,营造出如同家一般温馨的活动环境。活动设计紧紧围绕“互动性”与“贴近生活”两大核心,让孩子们在熟悉的场景中主动探索,在轻松互动里爱上集体生活。

2.

中班聚焦“习惯”培养,整体活动氛围轻松舒适,有效降低幼儿在活动中的压力。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,我们特别投放空白故事材料,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故事创编;教师全程提供动态支持,巧妙引导孩子们完成从自主看书到故事表演的进阶,充分激发表达与表现欲。

3.

大班以“能力”提升为核心,围绕幼儿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开展丰富活动。孩子们不仅能动手自制图画书,将奇思妙想变成专属作品,还能在安静阅读角培养专注阅读的习惯,更能通过故事表演与二次创作,实现阅读、创作与表达的深度融合,全面锻炼综合素养。

总结提炼

在《指南》、《评估指南》精神引领下,

张彩霞

园长从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、语言区环境创设关键因素、语言区材料投放策略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详细讲解。她表示,

语言区的

核心内容

以发展幼儿的倾听与表达、阅读与书写(听、说、读、写)能力为出发点,

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,

由浅入深,

因材施教,拓展语言区材料的功能性,

把语言区

静态

材料转化为幼儿可视听、可操作的

动态

材料,让幼儿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语言

能力的发展。

通过今天的活动,我园对班级语言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,并结合理想化的语言区“应该做些什么?”、“怎么去做?”展开了深刻的研讨和思考。本学期我们将结合理论学习,梳理出语言区研究的核心问题,以问题链的方式开展项目式教研活动,帮助教师对语言区的环境创设、材料投放、幼儿指导等有一个新的认识。